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规划计划

“十四五”崇义县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访问量:

“十四五”崇义县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是根据《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江西省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十四五”赣州市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并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崇义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明确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全面推动我县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和县委“1234”决策部署,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崇义争当革命老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县贡献审计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全面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聚焦主责主业,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热点问题,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机制创新,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县委审计委员会对全县审计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强化对党委内部审计委员会指导,强化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政治意识,围绕“国之大者”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主要任务

——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关注和促进发展生产、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影响生产要素市场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关注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情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开启改革开放新航程,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围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和行业竞争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关注财政、税收、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关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坚持以改革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思路解决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动生态旅游多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引擎。围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关注强化绿色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旅游+”多业融合发展,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关注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重大工程推进及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推动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密切关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农业农村等民生领域重大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及相关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反映影响民生政策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注相关领域制度执行情况,着力揭示违反制度规定、影响制度执行的行为,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关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注重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促进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促进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

四、发展目标

按照《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江西省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十四五”赣州市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崇义审计工作实际,确定以下主要目标。

——审计机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贯彻落实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积极推动县直部门单位、国有企业成立党委(党组)审计委员会。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讲政治体现到审计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上,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坚持以党建引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继续巩固和深化临时党支部建设,强化审计现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审计项目质量不断提升。牢固树立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持续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方式和标准开展审计工作,做到依法实施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界定责任、依法处理处罚。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制定审计任务时间表、路线图,时时追踪进度、科学安排人员力量。加强法规审理,坚持从财政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查出的所有证据均要“见账”“见物”“见人”,确保身份证据都成为“铁证”,每条移送线索都成为“铁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

——科技强审作用有效发挥。全面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加快推进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加大数据分析应用力度,积极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型。认真学习总结近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审计方法,大力运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做细做实常态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堵塞保密安全漏洞。

——审计专业化队伍持续巩固。全面落实“三立”精神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业务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审计信息化能力上着力,切实提升“能查、能说、能写”三种能力,不断提高全审计干部的职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内审机构、社会审计的力量,按照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标准要求,抓好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库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审计业务能力。

第二部分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治已病、防未病”,发挥好审计机关对推进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作用。

五、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政令畅通为目标,顺着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及时发出预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维护人民利益。改进审计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做实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安排审计,一个方面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内容原则上列为一个项目。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六、财政税收审计

“十四五”期间,围绕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的审计,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本级政府和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财务报告情况审计。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重点关注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绩效情况,财政资金直接相关的政策目标、投资项目、重大任务的落实和推进情况,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情况,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及“过紧日子”政策执行等情况,深入揭示预算执行中各类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绩效审计工作力度。加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关注政府及部门单位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促进国有资产发挥效益。

——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部署,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促进地方政府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促进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税收制度建设和收入征管情况审计。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开展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审计,围绕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税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重点关注税收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揭示不符合税收制度改革方向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围绕税务部门职责履行和权力运行情况,重点关注税费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收入征管制度改革推进、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和征管风险防范等情况,推动健全收入征管制度,完善征管流程,堵塞征管漏洞,提升收入征管质效。

七、公共投资审计

围绕现代基础设施,主要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落实“十四五”规划重大投资项目为目标,关注重大投资项目在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情况,以及重大公共工程实施情况,加强对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工程相关资金和项目审计。

——重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审计。围绕市政、房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决算和建设运营情况,重点关注项目规划、投资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以及投资项目规划布局、投向结构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情况,促进投资落地、提高投资效益。

——住房保障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安居住房、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和住房分配使用,以及住房保障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确保住房保障各项政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八、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审计

围绕实施美丽崇义建设行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彰显生态旅游优势,促进全域旅游。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围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按照上级审计计划部署安排,组织对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及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围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开发利用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实现政策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关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遵守资源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情况;以及碳排放碳达峰、政策体系构建、约束性指标完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九、国有企业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县属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主要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结合开展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审计技术方式,积极拓展国有企业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围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权益,重点关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资产处置、存量盘活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促进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收益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股权融合、资源整合情况以及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换以及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等情况,促进改革专项行动落地,推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及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点关注国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权责划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建设规范、企业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情况,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十四五”期间,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科学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坚持任中审计为主、离任审计为辅,逐步加大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一把手”任中审计比例,科学安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根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后果和领导干部实际所起的作用等情况,准确界定责任。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综合加以分析、研判,审慎作出评价,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监督合力,健全完善联合反馈审计结果等工作机制,及时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反馈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开展整改督查,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十一、专项审计调查

“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科学教育、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教育领域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教育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科研和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审计。围绕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推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任务,重点关注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主体创新平台建设等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持续完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情况审计。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能力提升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内容,重点关注规划制定、资金安排、人才保障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措施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保障和安全绩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推进等情况,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内容,重点关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保护种粮积极性,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等稳就业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政策,提高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等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以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和运行风险等,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民生兜底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彩票公益金、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卫生健康体系改革完善情况审计。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情况,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关注医院相关改革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医院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医疗收费的合法合规性、医疗资源的效益性等情况,促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应急管理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救灾款物分配使用、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等情况,提高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十二、督促审计查出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中共赣州市委审计委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审计机关要推动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及时组织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以后年度审计中也要重点关注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推进审计监督与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查监督、统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要求要科学合理、分类施策;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标准统一的整改要求;涉及体制机制或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的,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研究改进。加强审计整改信息化建设,采取网上追踪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对账销号等方式,推动提升整改效果,实现审计整改由治标多治本少向标本兼治转变。

——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推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推动健全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审计机关可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研究处理。

第三部分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十三、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确保审计工作有序高效,确保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传导、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

——健全完善县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县委审计审计委员会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察督办,建立健全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建立定期“回头看”和报告、通报、问责制度,加大督察督办力度,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按照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构建审计立体监督体系,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有力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不断健全协作机制,强化成果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制度。建立并完善统筹利用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力量的机制,整合内审资源、统筹内审力量,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构建审计立体监督体系,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十四、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管理

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在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审前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和整体构思,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加强年度计划和审计规划的衔接,整理分析、深入研究审计对象基本情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做好通盘考虑,强化审计计划的统筹谋划。加强审计计划与审计资源的匹配,综合考虑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安排、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单位审计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审中加强审计实施管理。以审计方案为抓手,优化审计项目实施管理,加强标准化运作。审计实施前,要加强审前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审计都围绕总体目标实施,形成整体合力。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规范延伸调查行为,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了解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按规定调整审计策略和重点。坚持质量和效率相统一,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确保审计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审后加强审计结果利用。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审计专报等结果载体的层次和质量,更好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加强对相关审计结果跨年度、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更好“治已病、防未病”。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重大违纪违法线索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

十五、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强化政治建设。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教育引导审计专业人员推进研究型审计,增强本领恐慌、能力不足、补课充电的紧迫感,积极选送审计专业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各类培训,大力运用计算机等技术开展大数据审计。加大综合部门工作人员和内审工作人员参加项目审计的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途径强化培训效果和提升业务技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采取招聘、外调等方式,专门引进审计专业人才,优化审计队伍结构;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大专业领域人员的编配,为审计工作“多行业联手、多科室协作、多专业融合、多技术保障”创造条件。

——开展能力提升行动。坚持审计业务学习会制度,积极参加审计大讲堂、每月讲堂、微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实行年轻同志与年长同志结对帮扶,进一步发挥“传帮带”作用。推行实施绩效考核细则,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发挥考核激励与鞭策作用,充分调动审计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能动性,打造一支“能查、能说、能写”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