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崇义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大头吉丁属新物种,是江西省第一次记录到该属的物种,即江西省新纪录属。而在2月中旬,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时还发现,齐云山一处水洼地成了10多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的乐园。它们或玩水喝水,或嬉戏打闹,画面温馨,呆萌可爱。
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抢镜”的不光是大头吉丁和水鹿,这里成为了众多动植物的家园。
近年来,崇义县通过红外相机收集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黄腹角雉等,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白鹇和三有动物小麂等的珍贵影像。2022年,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小分队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腐生兰,经南昌大学兰科植物专家杨柏云教授鉴定,该植物为叠鞘兰属的南岭叠鞘兰,该属种在江西为首次发现。
“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基地和营养来源,才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居场所和食物。”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何耀理说。
据悉,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多、林多、湿地类型多,森林覆盖率达97.6%。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国家I级有10种,国家Ⅱ级有65种。
“成立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我们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力度,在改善栖息地环境、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检测的同时,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力度,现在保护区内物种群数越来越多,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延续。”何耀理说。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根基。崇义县持续厚植生态家底,探索生态保护与修复可持续发展路径,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守护具有崇义特色的生态多样性。
目前,崇义县将近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范围,区划保护生态公益林93.8万亩;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总面积达52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