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客观看待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视差距、找准方向、继续努力,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我们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需要认识到,虽然当前我国已成为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国家之一,但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人工智能是在基础理论、基础硬件、核心软件等的基础上发展的。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有着长期的积累。从数学基础理论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微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再到基础硬件平台、核心软件,都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我们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基础理论、基础硬件、核心软件上寻求突破。
还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是应用驱动的技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诸多优势。一是数据资源丰富。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能够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多领域产生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素材,推动大模型学习、迭代和优化。二是应用场景广阔。我国医疗、电商、物流、金融等众多行业发展迅速,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迫切,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比如,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在金融领域可用于风险评估、投资决策等,这将推动相关技术不断升级。三是产业体系完备。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生产制造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改造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巨大的空间。四是市场空间巨大。我国人工智能产品已涵盖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激发更大市场潜力,从而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提供丰富的商机。
充分运用这些优势,突出应用导向,补齐基础软硬件方面的短板,有助于将其转化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优势。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更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在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等方面形成强大合力。我国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要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离不开技术、产品、场景等所构成的生态体系的支撑。为此,要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公众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同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能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筑牢基础。我国拥有庞大的理工科人才队伍,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从量的优势逐步发展为质和量双优势。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