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思顺乡 > 法规文件 > 其他有关文件

思顺乡描绘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访问量:

2022年,思顺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动产业优,乡村美、群众富的思顺建设,通过整合各方资金、资源、力量,围绕过——思线生态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圩镇建设、长效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一、思顺乡圩镇能级提升项目简介

思顺乡圩镇能级提升暨红色研学基地项目位于思顺乡思顺村,整合项目资金约780万元,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融合、共建共享”思路,将红色名村创建融入圩镇建设全过程,以农贸市场为核心,“一江两岸”红色生态廊道为纽带,打造集商贸住宅、创业就业、研学旅游为一体的红色小镇。总投入320万元,新建严坑、塘子口大桥,连通红色旅游公路,打通圩镇发展的“主动脉”。投入100余万元实施落陂桥改造提升,严坑组、牛形岭通组路改造等,拓展提升“两纵三横”路网。启动新区板块建设,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0平方的商业综合楼,预计年均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精心规划32套规格统一且独具赣南风貌的商住楼,采取有偿转让土地,预计可增加财政收入约200万元。投入80万元在圩镇核心地块新建公共停车场,可停放60车位;新建小型停车场2个,新增车位24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投入20余万元实施主干道亮化工程,新增太阳能路灯60盏,点亮群众出行路。实施“多彩崇义”行动,建设红色丹桂长廊、圩口绿化景观小品。完善农贸市场板块排污排水、人行道等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把红色作为圩镇建设的鲜明底色,融入元素,彰显特色。精致策划思顺乡村振兴主题墙画,精心打造圩镇入口红色名村标志景观。投入近300万元实施生态河堤建设,把彭德怀旧居、红三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等红色旧址连点成线,打造红色旅游循环圈。同时,对红色旧址点进行精心布展,沿线布局彭德怀修石磨等红军雕塑,展示中央红军在思顺的生动故事,目前已多次迎接省市领导专题调研,进一步打造红色研培教育高地。

二、思顺乡红色研学旅游项目

思顺乡红色研学基地位于思顺村,有王尔琢烈士陵园、彭德怀旧址、红三军团旧址、新四军通讯站旧址、大王洞红军后方医院遗址等红色资源,结合红色名村建设,以建设精品红色研学基地为契机,全力打造集缅怀纪念、党性教育、研学培训、史料研究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旅游目的地。

投入60万元打造了红色生态廊道,将彭德怀旧址、红三军团旧址串点成线,形成红色研学旅游循环圈。投入20万元完成了彭德怀、红三军团旧址布展和沿线节点红军雕塑建设,同时规划设置了研学体验区,不断丰富研学内容。

组建了1支由退休老干部、年轻干部为主要成员的红色宣讲员队伍,定期举办红色宣讲员培训班,把讲好思顺红色故事作为思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做到人人都会讲红色故事,为红色研学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推进研学实践工作机制,集中优质资源,打造精品研学线路,为学生及家庭提供组合式、套餐式等研学实践服务,切实发挥研学基地的社会效益,用红色文化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服务全县发展。

三、思顺乡“特色产业暨温泉渔村”项目简介

思顺乡“特色产业暨温泉渔村” 项目位于思顺乡长江村,总投资约500万元,占地面积约650亩。项目立足良好富硒土壤、平坦土地、丰富水源、富余劳动力等优势,分区域建设“山珍渔味”系列产业,将绿色有机农产品与秀美村庄融为一体,赋予产业振兴示范带新内涵,致力打造丰富多彩的田园综合体。

党支部始终坚持“产业为王”,争项目、引资本、转土地、抓建设,发展“山珍”系列50亩竹荪产业基地、50亩香芋基地、200亩富硒稻基地、120亩脐橙产业基地。“渔味”系列,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整合农户传统闲散鱼塘,建设120亩温泉鱼塘、100亩稻花鱼养殖基地,50亩甲鱼养殖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利益分红等,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20万元。同时,鼓励产业大户自主经营、吸纳零星散户入社,将富硒稻、温泉鱼、香芋片、高山笋干等特色农产品“集装箱”式打包销售,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宽特色产业销售渠道。

延伸拓展思顺红色研学活动,融入农事体验、旅游观光、户外研学等内容,将温泉鱼村作为有力支撑点,以“温泉观鱼、稻田摸鱼、田园垂钓、把酒品鱼”为建设目标,打造养鱼、观鱼、摸鱼、食鱼、购鱼、品鱼为特色的体验性温泉渔村,游客可尽情感受生态的魅力,体验垂钓的乐趣,享受丰盛的“全鱼家宴”。

以通村公路为轴线,莲花形、军壮子安置小区为核心,提升安置点文体广场,新建莲花形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打造廉政教育文化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清沟渠、通道路,搭柴棚、建鸡棚;结合当地风貌,将田园风光、农事文化、鱼文化、家风家训以墙绘形式展现,不断改善人居环境。